兩岸學人對談臺灣光復:以史為鑒,共推民族復興
視頻:兩岸學人對談臺灣光復:以史為鑒 共推民族復興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陳建新)今年是抗戰(zhàn)勝利8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80周年。光復對臺灣現當代歷史有何重要影響?歷史如何啟示未來兩岸關系發(fā)展?23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學術活動上,兩岸學人就此展開對話。
由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的“兩岸關系新形勢”學術研討會暨清華兩岸論壇當天舉行。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仇開明指出,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鑄就的偉大勝利,是二戰(zhàn)勝利成果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榮光。要堅持正確的抗戰(zhàn)史觀,堅守民族大義,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我們曾遭受那么多的欺辱,1895年臺灣被迫割讓。到了1945年,臺灣終于回到祖國懷抱,再到現今我們可以和西方平起平坐,且在很多領域超越西方,從歷史長河看,非常不易。”臺灣政治大學前副校長王振寰說,兩岸要有耐心,相信彼此能逐漸走向融合,繼而邁向民族復興。
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認為,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開始,中華民族進入備受欺辱的歷程??谷諔?zhàn)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zhàn)爭,臺灣光復是中華民族被欺辱百年歷史的終點。
在他看來,本世紀中葉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時,臺灣光復將迎來100周年;放在歷史長河中,臺灣和大陸在1949年后的分隔以及臺灣出現的“臺獨”逆流等,只是其中一小段插曲,兩岸終將統(tǒng)一。
馬英九基金會執(zhí)行長蕭旭岑表示,對于中華民族而言,臺灣光復是臺灣擺脫日本殖民統(tǒng)治、回歸中國的一個值得紀念的重要日子。否定臺灣光復,甚至用所謂“終戰(zhàn)”代替抗戰(zhàn)勝利的行徑,在臺灣不得民心。
蕭旭岑還觀察到,今年以來,臺灣民間自發(fā)性地舉辦紀念活動,包括年輕人也通過舉行讀書會、小型座談會等形式紀念臺灣光復。他說,兩岸同胞抵御外侮的歷史啟示后人:中華民族只要精誠團結,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國深從治理的視角分析了臺灣的政治發(fā)展歷程。他表示,臺灣已在1945年回歸,在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基礎上,如何更好地反對分裂、維護二戰(zhàn)勝利成果,讓兩岸中國人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這是要思考的問題。希望兩岸同胞辯證看待彼此發(fā)展,將雙方好的經驗匯聚起來,實現共同發(fā)展。(完)
國內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5日 18:43:57
- 2025年11月05日 14:56:41
- 2025年11月05日 14:01:40
- 2025年11月05日 13:41:36
- 2025年11月05日 11:26:32
- 2025年11月05日 10:50:43
- 2025年11月04日 10:13:53
- 2025年11月04日 06:25:57
- 2025年11月03日 17:06:40
- 2025年11月03日 13:55:18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