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電影《中華白海豚》將在十五運會和殘?zhí)貖W會期間上映
中新網(wǎng)珠海10月28日電 (記者 程景偉)第四屆華語紀錄電影大會“金海鷗”推優(yōu)盛典近日在珠海舉行,紀錄電影《中華白海豚》獲評“科學(xué)自然類”推薦作品。
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廣東廣播電視臺、珠海傳媒集團聯(lián)合出品的匠心之作,是曾獲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shè)“五個一工程”獎的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姊妹篇,再度由知名導(dǎo)演閆東擔(dān)任總導(dǎo)演。
紀錄電影《中華白海豚》全片時長82分鐘,歷時六年制作。閆東稱,該片將呼應(yīng)“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qū)”的主題,在十五運會和殘?zhí)貖W會期間登陸全國院線。
中華白海豚是唯一以“中華”命名的海洋哺乳類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級別。十五運會吉祥物和珠海城市吉祥物就是以中華白海豚為原型設(shè)計,自發(fā)布以來便“火爆出圈”,深受公眾喜愛。
《中華白海豚》以港珠澳大橋建設(shè)和粵港澳三地合辦第十五屆全運會為時代背景,圍繞名為“珠珠”的中華白海豚歸家之路展開敘述。通過攝制組與科研人員追蹤其遷徙路徑的視角,影片真實呈現(xiàn)了這一珍稀物種因大橋建設(shè)暫別家園、又幾經(jīng)周折重返故地的動人故事。
為真實記錄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狀況,攝制組在中國科學(xué)院、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中山大學(xué)等多家機構(gòu)支持下,足跡遍及中國、美國、瑞典、英國、泰國等多個國家,以及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等地,完成上百次的海上拍攝,累計行程超過3600海里,采訪了21位科學(xué)家與17位保護工作者,積累超千小時珍貴影像素材。
為捕捉中華白海豚如精靈般的靈動姿態(tài),影片運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自主研發(fā)的重型陀螺穩(wěn)像平臺,在海上實現(xiàn)86倍變焦、4K每秒400幀的高速穩(wěn)定拍攝。這項技術(shù)能定格中華白海豚躍出水面的精彩瞬間,精準捕捉其眼神、體態(tài)和躍姿等細節(jié)。(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5日 20:12:21
- 2025年11月05日 19:24:44
- 2025年11月05日 18:42:33
- 2025年11月05日 16:35:09
- 2025年11月05日 15:56:42
- 2025年11月05日 11:03:26
- 2025年11月04日 14:24:43
- 2025年11月04日 12:29:04
- 2025年11月04日 11:01:13
- 2025年11月04日 10:58:20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