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截“減肥神藥”需強化處方審核
一種說法
堵截“減肥神藥”需強化處方審核
“口服司美,一個月掉了13斤”“打了15針,瘦了快40斤”……近期在社交平臺上,有大量“減肥神藥”的傳說。據(jù)報道,這些“神藥”實際上是司美格魯肽、替西帕肽(又名替爾泊肽)等處方藥。有醫(yī)務人員稱,司美格魯肽、替西帕肽等在臨床上有明確的適應證和禁忌證,不僅需要醫(yī)生開具處方,而且即便是體重超重人群,在就診時也需要經過嚴格的診斷評估才可能獲準用藥,絕非所有人都可以隨意嘗試的“減肥神藥”。
“減肥神藥”濫用雖非新鮮事,但此次媒體調查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現(xiàn)象:處方竟能根據(jù)購藥者要求隨意更改。記者親歷發(fā)現(xiàn),醫(yī)生將處方診斷從“2型糖尿病”直接劃掉,改為“體重增加”;藥店憑借模糊不清的外購處方即可出售藥品,甚至不按處方劑量限制銷售。線上平臺同樣存在漏洞,如某電商平臺僅需勾選“2型糖尿病”即可通過處方認證,完成司美格魯肽購買。這種“按需更改”的處方操作,讓原本應嚴格管控的處方藥失去了應有的“處方門檻”。
如果處方藥都能得到規(guī)范使用,“減肥神藥”就不容易被濫用。比如,司美格魯肽在我國獲批的“降糖版”僅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減重版”僅適用于特定的肥胖人群,并且處方開具需經過嚴格診斷評估,包括血糖及甲狀腺、胰腺功能等必要檢查。若處方能夠嚴格遵循這些規(guī)范,司美格魯肽等處方藥的使用將回歸醫(yī)學本質,而非淪為“想瘦就瘦”的消費品。
由此看來,管住醫(yī)生的筆,讓藥店無法在處方上作假等,是治理處方藥當作減肥藥濫用的關鍵。當前處方管理存在多重漏洞,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外購處方缺乏防偽標識,有的藥店審核形同虛設,一些線上平臺審核流程過于簡化。對此,應建立和完善電子處方系統(tǒng),實現(xiàn)處方開具、審核、流轉的全流程可追溯。此外,還要進一步規(guī)范外購處方格式,并強制加蓋醫(yī)院公章或電子簽章。尤其要強化藥店處方審核責任,要求藥師對處方來源、診斷合理性進行實質審核,而非僅核對簽名。
為科學減重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個人端正態(tài)度同樣十分重要。社交平臺上,大量“減肥經驗帖”以“躺瘦”“月瘦40斤”為噱頭,通過私信引導至私人賬號交易,推薦未經驗證的減肥藥物。這種虛假宣傳誤導公眾,導致許多人盲目追求快速減肥,忽視藥物副作用和醫(yī)學規(guī)范。公眾應樹立科學減重觀念,認識到減肥沒有捷徑。除了極少數(shù)特殊類型的肥胖患者之外,藥品僅作為飲食控制、運動鍛煉的輔助手段,且需在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使用,嚴禁個人自行調整劑量或混合用藥。
處方是處方藥的“第一道防線”,其規(guī)范使用是保障公眾用藥安全的關鍵。當前,從線下醫(yī)院篡改處方診斷,到線上平臺簡化審核流程,再到藥店違規(guī)銷售,處方濫用已形成完整鏈條。堵截“減肥神藥”,需從治理處方濫用入手。唯有從源頭規(guī)范處方開具,強化處方審核,堵住處方作假漏洞,才能盡快遏制減肥處方藥濫用現(xiàn)象,讓減肥者合理用藥、科學減重。(唐傳艷)
理論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05日 15:52:26
- 2025年11月04日 22:35:47
- 2025年10月28日 16:50:52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